北约计划把重点放在俄罗斯和中国
作者:罗伯特·约翰逊(Robert Johnson)
布鲁塞尔(IDN)——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·马克龙(Emmanuel Macron)在2019年11月接受《经济学人》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:“我们目前正在经历北约的脑死亡。”他说,欧洲站在“悬崖边上”,身处险境,所以欧洲必需把自己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力量进行战略思考;否则,我们将“不再掌握自己的命运”。
马克龙总统的这番言论发生在唐纳德·特朗普接任美国总统两年后。令人担忧的环境促使北约秘书长延斯·斯托尔滕贝格(Jens Stoltenberg)任命了“北约反思小组”,由前德国国防部长托马斯·德·梅齐埃(Thomas de Maiziere)和前美国国务院官员韦斯·米切尔(Wess Mitchell)共同领导这个小组。引发这一行动的另一方面原因是,概述北约所面临的威胁和应对威胁的能力的北约“战略概念”自2010年以来一直都没修改过。
自1949年北约成立以来,“核威慑”始终是北约共同安全保障和集体防御的核心。同是在1949年,北约的第一个战略概念提出了这样一项要求:“确保有能力无一例外地使用各种类型的武器迅速实施战略轰炸”。
《2010年战略概念》和《2012年威慑和防御态势评估》都明确指出,目前由30个成员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(北约)寻求尽可能少的兵力保障,并全力致力于军备控制、裁军和不扩散。
1953年7月,美国承诺向北约提供核武器,1954年9月,第一批美国战区核武器抵达欧洲。北约的核共享协议在20世纪60年代《核不扩散条约》(NPT)谈判开始时就已经到位,美国和苏联将北约的核共享协议进行编纂,作为最终商定的《不扩散条约》终稿的前身。
50 多年来,英国还将其核力量(包括目前的单一潜艇系统和持续海上威慑)扩展到了对北约盟国的保护。
北约强调,自冷战高潮以来,北约已单方面将其陆基核武器储存规模削减了90%以上,减少了部署在欧洲的核武器数量及其在战略上对核武器的依赖。
由于军控和裁军的进展必须考虑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,在 2016 年华沙峰会上,北约领导人认识到,鉴于俄罗斯近年来的侵略行动和军事集结,进一步裁军对北约是不利的。.
2018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上,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再次确认了北约对核威慑的长期承诺,指出“只要核武器存在,北约就依然是一个核联盟。”
2020年11月20日,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成立的“北约反思小组”提交了最终报告。该报告题目为“北约2030:联合起来迎接新时代”,重点阐述了当前和未来的挑战。报告称,这些挑战包括“俄罗斯的侵略性行动、恐怖主义威胁、网络攻击、新兴和破坏性技术、气候变化对安全的影响,以及中国的崛起。”
该报告呼吁北约进行调整,以适应“更苛刻的战略环境的要求,这一环境的特点是系统性对抗的回归、持续咄咄逼人的俄罗斯、中国的崛起”以及新兴和颠覆性技术(EDTs)作用的日益增强,与此同时,北约还面临着不断上升的跨国威胁和风险。
该报告希望北约继续与俄罗斯“威慑与对话双轨并行”。换句话说,北约必须 “以政治上统一、坚定和一致的方式应对俄罗斯的威胁和敌对行动;除非俄罗斯改变其侵略行为并恢复对国际法的全面遵守,否则就不能恢复‘正常’”。
同时,北约将继续对讨论和平共处持开放态度,并对俄罗斯的立场和态度的建设性变化做出积极反应。此外,北约的双轨战略将加大“俄罗斯侵略的代价”,甚至加大“俄罗斯各种侵略的代价”,同时支持增加政治接触,以谈判军备控制和减少风险措施。
此外,北约需要对中国的国家能力、经济实力及其领导人所宣称的意识形态目标进行评估,并以此为基础投入更多的时间、政治资源和行动来应对中国带来的安全挑战。
报告还指出:北约应制定一项政治战略,以应对一个从现在起到2030年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世界。欧盟应在现有组织机构中融入中国的挑战,考虑建立一个协商机构来讨论中国对盟国安全利益的各方面影响。
欧盟必须加大努力,评估中国技术发展的影响,并监测和防范任何可能影响欧洲最高盟军司令(SACEUR)责任区集体防御、军事准备或复原力的中国活动。
北约的一份新闻稿称,将于2021年6月1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举行的北约峰会将是“加强北约作为欧洲和北美经久不衰的纽带作用的独特机会”。[IDN-InDepthNews – 2021年5月12日]
照片:2010年10月14日,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·盖茨(Robert M. Gates)和其他北约成员国的国防部长、外交部长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会面。